廖建华:领导干部应注重塑造阳光心态
领导干部应注重塑造阳光心态
中共开福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廖建华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各种思潮涌动,作为肩负发展、稳定、和谐多重任务的领导干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否则在各种困难和压力面前就会缺乏勇气和毅力,难以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因此,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塑造领导干部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保持宁静淡泊的平和心态。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修身养性,内圣外王。庄子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体现了人的豁达与智慧;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看得很淡,把人生的价值放到“庙堂”和“忧民”的大背景下,是一种忘我的平和;诸葛亮主张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是一种内心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人心浮躁的时代,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心中有定力,让志向不受外界的干扰,才会从喧嚣中获得宁静,才能活得充实、轻松,才能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宠辱不惊,泰然处之。
这些年来,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领导岗位精减了,领导职数减少了,干部职务提升的难度越来越大了,而且职务越高,提升的机率越小。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正确对待,始终保持淡泊宁静的良好心态,但也确有一些同志把升官晋级看得过重,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个别的甚至稳不住神、沉不住气,情绪低迷,心态消极。一个人想进步是有事业心、上进心的表现,是渴望自身价值得到社会尊重和承认的正常心理需求,但过于在意官位的高低则往往会适得其反。《浮躁》一书中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添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在很多时候,我们也急需在心中洒点水,以浇灭某些欲望。”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待进退升降问题上,始终保持一种淡泊宁静的平和心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在对待名利地位问题上,多想想怎样去干事、干好事、干成事,学会享受过程、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心态就会平和自得,工作生活就会踏实满足,烦恼自然也就会少得多。
磨炼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确定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顽强的意志从来都是在与困难打交道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人生的成功也是在顽强意志的磨炼中实现的。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就事业,人生成功,必须要有顽强意志,经过第一境界的苦苦求索,第二境界的艰辛努力,但求耕耘不问收获,在不经意的时候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现实生活中,由于工作、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每个人性格、学识修养和所处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领导干部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素质也会有所不同。当前领导干部面临的困难的挑战越来越多,个人也大都步入中年,来自家庭、身体、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也很重,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这些矛盾问题,磨炼顽强的意志尤为紧迫和重要。
要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直面挑战的意志品格和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首先,在困难面前要挺得住。要有一种攻坚克难的意志和毅力,保持“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遇到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气馁。有了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意志和毅力,一些困难就会顺利克服,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会完成。其次,在硬仗面前要打得赢。能不能打赢硬仗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拼搏斗志的“试金石”。对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领导干部要自觉靠前指挥,冷静决策,快速反应,善于解难题、攻难关,打开工作局面。第三,在危险面前要豁得出。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和生死考验的紧急关头,最能反映出一个领导干部的意志品格。在洪水滔天、骤雨狂风、山崩地裂的自然灾害面前,在气焰嚣张、肆无忌惮、无恶不作的犯罪行为面前,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有一种大无畏精神,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决不退缩,充分发挥主心骨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常怀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情。作为党的干部,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每一个领导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时刻想到是组织给了我们政治生命,给了我们手中权利,给了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我们必须履行职责,干出实绩。作为干部个人来讲,做出政绩,干出实绩,是责任、是天职,而不是获得更高职位的条件、筹码。做什么样的人、干出多大的成绩,是可以通过努力,由自己决定的;当多大的官、安排什么样的职位,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水平,还取决于事业需要,要由组织来决定。为了班子建设的加强,为了结构比例的优化,为了年轻干部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人做出牺牲的,这是大局,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有进也有退,有上也有下,这是必然规律。
特别是在换届之时,要把组织上的安排作为对自己的再培养、再教育,尤其是对进退留转,要坦然面对,不能心浮气躁,患得患失,更不能上窜下跳,搞非组织活动。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不能从一己私利出发,明争暗斗,甚至走到跑官要官的邪路上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建国同志在讲到心态问题时,讲过一段很朴实而引人深思的话,他说:人生应看“三座山”。一是井冈山,中国革命牺牲了多少英烈,与他们比,我们岂不是太幸福了?二是普陀山,看佛的大境界、大度量、大胸怀、大慈悲。三是八宝山,无论什么级别的官员、多么有钱的富翁,到了这里都是一缕青烟飞天外,个人得失实在是小事,不要想不开,要以平和心看世界,感恩心对组织,欢喜心过生活。
树立襟怀坦荡的宽厚品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宽厚是一种品格,唯厚可以载物,唯宽可以容人。人在人群中,处好人与人的关系是关键。“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人与人相逢共处是一种缘分。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家”出发,珍惜缘分,多关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对出现的矛盾和遇到的困难,多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宽容少计较,人内心才感到温馨和谐。面对矛盾、摩擦、误会、纠纷等,要有求同存异的大度雅量,要有克己为人的奉献胸怀。当然,我们讲包容,绝不是那种低趣味的“一团和气”、更不是“和稀泥”、搞“小动作”、弄“小圈子”,而是胸怀全局,把握原则,以包容的心态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造就和谐。
现实生活中,一个斤斤计较的人,难以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一个自命清高的人,难以与人合作共处。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小目标和社会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放开眼界,提高境界。在大目标之下,大事小事皆容得,大善小善皆施得,大忙小忙皆帮得。领导干部要心胸豁达,宽厚待人,博采众长,做到容得下人,听得进不同意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情趣,催人上进,使人奋发;低俗的情趣,消磨斗志,涣散人心。胡锦涛同志也强调指出:“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生活情趣、生活格调和生活品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领导干部个人的品行和心态,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一个生活作风败坏、情趣低俗的干部,是不可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那些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最终被绳之以法的领导干部,几乎都是从醉心于物质享受和声色之乐,思想逐渐蜕化变质开始的。
生活情趣往往和人们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分不开。八小时以内好好干,大多数人相差不多。然而在下班之后,每个人在业余时间的使用上不尽相同,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差距,这种差距反过来又会对心态和工作产生反作用。首先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注意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其次要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以正当方式追求美好理性的业余爱好,明辨是非,慎独自省,摆脱低级趣味,决不能沉溺于灯红酒绿、留恋于声色犬马。第三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注意近“君子”远“小人”,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