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48365365!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在社会管理中体现党员服务中心价值
   日期:2011-05-09

    随着经济发展、改革深化,党员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域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加剧、社会矛盾增多,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以及党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法等都遇到了新的挑战。成立党员服务中心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针对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建立的关怀凝聚党员的新载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新网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平台。

  一、建设党员服务中心的必要性

  关爱党员、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迫切需要一个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关爱党员是近年来在党建工作领域的新现象和新做法,是指党组织以社会发展形势和党员内心需求变化为依据,针对性地给予政治、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关心爱护,帮助党员排除困难,解除疑惑,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和强化宗旨意识。关爱党员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基层组织向心力的需要,是强化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需要,是解决党员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整党建工作新思路的需要。

  落实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基层党组织迫切需要一个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的公共性服务平台。针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同时,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需要构建新的网络。在社会群体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党组织能否真正地维护群众、服务群众、表达群众,整合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是新形势下党组织与群众之间能否建立起密切联系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面对这些挑战,基层党建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必须创新基层党建载体,充分发挥综合性、稳定性、服务性优势,强化服务理念,更好地凝聚党员、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服务中心的成立则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二、定位党员服务中心的职能

  从党员服务中心的定位来看,它的工作职能应成为一个新途径、新载体、新平台和新机制。从它的实际工作内容来看,党员服务中心应当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孵化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舞台。

  党员服务中心要成为面向社会展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形象的新载体。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职责,具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最终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去了解、反映和落实。从体现服务的有效性、长效性来讲,党员服务中心要以主动、开放的姿态及时了解社会基层各类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所愿,以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依托,以基层群众可亲可近的形象和有效的运作机制,直接在基层群众中开展上传下达、为群众排忧解难,将极大地扩大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凝聚力,体现党的先进性,最终达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目标。

  党员服务中心要成为构建社会管理模式的新平台。党员服务中心要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区域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参与所在区域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事务,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使党的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政策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等得到优化整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出各种服务群众的项目和模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联系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愿和诉求为己任,妥善协调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群体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党员为骨干,在更大程度上推进区域文化的再造和社会文化的形成,从而为构建社会管理格局开辟新的工作平台。

  党员服务中心要成为贯彻落实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新途径。一是关于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如何在党员党性教育集中培训中充分发挥服务平台的作用,党员服务中心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二是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如何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服务群众的热情,党员服务中心的职能不可替代。三是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在进一步构建城乡一体、流入地流出地相结合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体制中,党员服务中心是实现全方位、就近接纳流动党员并且纳入有效管理的可靠保证。

  党员服务中心要形成强化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内在动力的新机制。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体,也是党员服务中心的主体。党员服务中心的建立,既为服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他们在基层社会发挥作用,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新舞台。广大党员能从中深切感受到我们党的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党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的工作方法,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能在这里感受党组织关怀的温暖,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激发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内在活力,不断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

文档附件:  
上一篇:90年辉煌是党的先进性和领导作用的历史见证 下一篇:剖析领导干部怎样直面媒体:须注意“五要十忌”

打印 | 关闭